由于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的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在公共服务投入和供给上,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差距非常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为中国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下辖10个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成华区、武侯区、温江区、新都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天府新区)、2个开发区(高新区、经开区)、6个县(郫县、双流县、新津县、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代管4个县级市(邛崃市、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 总人口1000多万,
其城乡公共服务提供不均等的状况,在中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由于传统户籍制度束缚、体制机制障碍、相关制度分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陈旧和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综合影响,居住在城市区域的拥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386.23万人)比居住在农村的拥有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658.08万)享有的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在总量、结构和质量等诸方面都优越的多,比如在基础教育领域,农村小学的校均固定资产总额仅为70万元,而城市小学的校均固定资产总额则达到580万元,是农村地区小学的8.3倍,更不用说教育质量上的差距了。2003年,成都市政府决定系统性的逐步解决城乡间公共服务提供不均衡的状况,提出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步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实施了“成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项目”。
|